本报讯 近年来,石狮扎实推进制造业提质,出台支持印染高质量发展、五金辅料提质增效、校服优化升级、纺织服饰创意设计发展等产业扶持政策,引导童装行业加快向校服方向延伸,推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校园服饰标准技术工作组秘书处落地,建成五金水磨加工中心,获评“中国校服产业创新基地”称号,取得成绩“一箩筐”。
纺织服装是石狮的名片,是石狮的“老本行”。如何让“看家本领”越来越强?石狮加快推动印染产业持续、健康、绿色、协调发展,出台《石狮市进一步推动印染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分别从鼓励企业做优做强、推动智能化生产、提升内部管理、鼓励工贸一体化、降低企业成本等六个方面进一步助力印染企业提质增效。对新通过工信部印染企业规范公告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对新获评“中国印染企业20强”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对当年度投入超100万元的信息化项目,或安装自动加料、染化料/助剂自动配送系统、智能仓储的企业,按投资额的15%予以奖励。
出台支持五金鞋服辅料行业提质增效若干措施,建成五金水磨加工中心。对承租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建设水磨中心、五金基地的运营公司,予以不同程度的场地租金减免。对2020年12月31日前安装完毕并投产的新购置设备,根据不同情况予以一次性补助。其中,水磨中心运营公司新购置的高端水磨设备按购置费用的60%予以补助;五金基地运营公司和入驻企业新购置的智能压铸设备按购置费用的30%予以补助,普通压铸设备和符合环保要求的抛光设备按购置费用的15%予以补助。单家企业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2020年12月31日前搬迁至五金基地内并投产的运营公司和入驻企业原有的压铸设备,按5000元/台的标准予以一次性补助,单家企业补助最高不超过15万元。
出台石狮市童装(校服)产业优化升级工作方案,从培育壮大产业链条、引导企业提质增效、多方推进市场开拓、完善要素保障体系等方面,打造童装(校服)产业供应链协同生态圈,形成“买校服、到石狮”的市场氛围。引导企业提质增效方面,鼓励童装(校服)生产企业利用机器换工、两化融合等方式实现工艺优化,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加强产品质量管控。17家企业入选福建省教育装备(学生装)生产服务示范企业,占全省入选企业总数的70%以上。
以世界级面辅料产业集群先行区建设为发展契机,推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校园服饰标准技术工作组秘书处落地石狮,获评“中国校服产业创新基地”称号。由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石狮市儿童产业联合会、石狮市布料同业公会、福建省石狮服装轻纺名城运营有限公司和石狮市好田服饰实业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参与制定的《中小学生校服分级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T/CAQP 023-2020,T/CTES 1029-2020)获批准发布。(记者 周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