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风和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齐名,有风的地方就少不了风筝。近日,记者在大理龙山公园广场上遇到几位放风筝的老人。
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张先生今年78岁,据其自述,放风筝是自己一直以来的爱好,每天坚持放风筝已经三十多年了。他表示,龙山广场比较清静,放完风筝以后坐车回家也比较方便。此外,洱海边和大理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也是放风筝的佳地。谈及放风筝的伙伴,张先生告诉记者,前不久一个九十多岁的“筝友”过世了。
马先生今年77岁,退休之后喜欢下象棋,天天低着头下,然后颈椎出了问题,医生建议他保守治疗,于是天天放风筝,已经十多年了。
马先生说,放风筝得仰着头,对颈椎和眼睛都好。自从坚持每天放风筝,我的颈椎疾病逐渐康复。当记者问及现在还下象棋吗?他表示,每天晚上下两小时。
陈先生69岁,退休后钓了八年鱼,水波反光伤害到了眼睛,一次偶然的机会陪孙子来这里放风筝就喜欢上并坚持下来。
业余时间陈先生还喜欢玩画眉鸟,他表示,玩鸟比较贵,一年得投入七八千到一万元。放风筝又健康又省钱,风筝六十到一百元一个,一整套设备购置下来只需要一千多块钱。
大理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养老之地,记者的同事希望在大理养老。采访中遇到的体验扎染的游客也希望在大理度过自己的暮年。近年来,大理州把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作为关键性的一项工作,大力构建“大健康+全域旅游+康养+特色小镇”全产业链条。
《2021年大理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四五”时期的大理州涉及“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工作的主要任务有:推动健康生活目的地转型出彩。以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和云南旅游大本营为抓手,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加快“一带三道十八廊”建设,打造“漫步苍洱”世界级康旅品牌,策划推出中国舞蹈节·大理舞蹈季、大理火把艺术节、乡村国际电影周、大理国际影会等一批节庆活动,举办国际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推动观光、休闲、康养、会展、文创、红色文化教育等业态融合。大理市要坚持创新发展,突出用数字化手段赋能产业转型发展,推动旅游文化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康养复合型转变。
要推进健康大理建设。加快医疗卫生资源整合,深化医疗、医药、医保改革,加快推进滇西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成州医院医疗核心区、州传染病医院、览海妇产医院建设和“双提升”工程,启动州中医院、州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持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晋级。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州。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调整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而2021年大理州涉及“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工作重点则有:推动大滇西旅游环线和云南旅游大本营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实施大理慢谷、无量药谷等康旅项目,启动南方丝绸之路暨茶马古道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加快创建剑川沙溪、鹤庆新华、洱源西湖、漾濞石门关等省级旅游度假区和一批高A级景区。守住旅游市场秩序底线,开展多种形式促销,积极拓展新航线,促进旅游业有序恢复。
全面实施服务品质提升和行业规范行动,积极发展多样化的家政服务和批零住餐服务业,鼓励发展集住、养、医、护、康一体养老服务。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打造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引进高端体育赛事,争取举办大理国际马拉松等赛事。(记者:陈大衡 来源:文旅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