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链条网 - 链条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钢市行情 | 行业动态 | 钢材市场 | 链条 | 企业动态 | 近期焦点 | 地方政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钢市行情 > 全链条保护 打造苏州知识产权新高地
9.biz | 商业搜索

全链条保护 打造苏州知识产权新高地

信息来源:china-l.com   时间: 2021-06-07  浏览次数:19

  今天是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苏州市发布2020年苏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

  2020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和《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收官之年,苏州知识产权系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2020年苏州市聚焦支撑创新发展,聚力优化营商环境,系统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益,多项工作全国领先,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走在全国前列。

  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上,2021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将以高价值知识产权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和促进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以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为抓手,以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为目标导向,努力打造知识产权要素集聚和知识产权保护两大高地,开启知识产权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时代。

  高质量创造打造知识产权要素高地

  高质量创造离不开良好的环境。2020年,太仓市被评为年度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吴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单位,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和张家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江苏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考核验收……10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21家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试点区总量排名全省第一的外部环境,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培育土壤。

  在OLED领域深耕20余年的苏州维信诺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产学研用”的发展节奏。截至去年年底,公司已经拥有与OLED相关的关键专利8500余件,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专利奖金奖、江苏省专利金奖等重要奖项。

  而正是因为有大量类似创新型企业的支撑,苏州专利数量多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据统计,2020年全市国内专利授权量138861件,同比增长71.13%;发明授权9909件,同比增长18.83%;实用新型授权119762件,同比增长83.04%;外观设计授权9190件,同比增长24.61%。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全市企业专利授权量131981件,占全市专利授权量比重达95.05%,较上年度增长超1.5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10个百分点。PCT国际专利申请3905件,同比增长53.32%。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有效发明专利量达74008件,同比增长17.36%。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68.85件。

  巨大的创新能力,同样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2020年全市商标申请量149554件,商标注册量90921件,截至年底,有效商标注册量495897件,同比增长18.69%。拥有有效注册商标企业数81453家,万企有效注册商标企业数1054.23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306件,同比增长61.90%。2020年全市新增常熟大米等3件地理标志商标,拥有地理标志商标19件,有效地理标志产品3件。阳澄湖大闸蟹、洞庭(山)碧螺春茶、镇湖刺绣等3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名单。

  最严格保护 营造最舒心营商环境

  去年,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编演的真实案例荣获全国维权案件模拟演示活动最佳展示奖。该案中某品牌吸尘器企业诉苏州某电机公司侵犯其3项发明专利。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第一时间介入,通过长达三年的应诉,帮助企业赢得胜利的同时,为企业申请了15万元的维权资金援助。

  这仅仅是苏州市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的众多案例之一。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中,去年市市场监管局陆续组织开展“铁拳”“蓝天”等专项行动,开展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监测,办理各类专利案件716件,商标案件690件,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64件,查处涉疫商标非正常申请案件3起。同时,制定《苏州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部署全市查处假冒防疫产品行动,有效震慑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为了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守牢“源头关”,苏州市重点突出专利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在压缩专利审查周期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授权的及时性和权利的稳定性。去年,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累计接收专利预审申请1350件,备案企业1191家,涵盖浪潮、博众精工、恒力、亨通、科大讯飞、波司登等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当年获得授权336件,其中发明273件,占比81%,发明专利预审通过后授权率84%,远高于苏州市发明专利平均授权率,专利预审周期平均4.2天。

  在此基础上,市市场监管局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海关等部门多轮会商《苏州市知识产权大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书》,建立“行政、司法、仲裁、调解”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搭建涵盖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司法衔接的“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平台,为营造最舒心的营商环境拉起了一道防护网。

  2020年3月,苏州市建设全链条全生态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入选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国推行。

  高效益运用 最大化实现创新价值

  “只有将好的专利转化成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良心药’,才能惠及世界各地的患者。”谈及这些年在苏州创业发展的经历,信达生物负责人信心满满。去年,该公司研发的达伯舒、达攸同、苏立信、达伯华等4个产品获批上市。至此,公司成为中国唯一拥有4个单抗药物上市的制药企业,同时也成为全球第一个创办9年就获批上市4个单抗的药企。

  而在知识产权受到最严格保护的苏州,像信达生物这样将知识产权高效投产并转化为效益的企业并非特例。通过全面推进落实知识产权政策措施,积极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截至目前,全市151家企业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8家企业实施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45家企业实施市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形成高价值专利组合73个。89家单位实施省战略推进计划项目,200多家企业实施市专利导航计划项目,37家企业实施市知识产权登峰行动计划项目。

  此外,市市场监管局还联合市金融监管局举办“知识产权助力科创企业上市”主题活动,正式成立全国首家企业上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拟上市和已上市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建立全国地级市首只知识产权运营引导基金,支持苏州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创新发展,增加全市知识产权运营资本的供给,促进“创新+知识产权+资本”的知识产权产业化。自基金成立以来,共签约8只子基金和1个直投项目,8只合作子基金总规模超83亿元。通过子基金间接投资项目41个,投资总额超18亿元,其中苏州项目15个,投资金额超8.7亿元,所投企业中3家企业已成功在科创板上市。

  全方位服务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增信“创新创业疫情防控债券”成功发行,苏州金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获得2000万元融资;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鑫服务直通车活动在苏州启动,全省首笔“知识产权”投贷联动业务签订,苏州华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融资3000万元;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苏州工业园区第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公开发行……

  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广“政府+担保+银行”的风险共担模式,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12家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等6家保险公司推出4个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各部门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助力企业大踏步前进。据统计,2020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33.79亿元,惠及企业110余家。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对企业的复工复产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除了资金项目的扶持,在构建全生态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搭建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中,市场监管还突出专业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的培育。去年,市市场监管局在市人才办指导下实施2020年度姑苏知识产权人才计划,联合市级机关工委、总工会举办首届专利检索和撰写技能大赛,举办企业知识产权总裁总监、知识产权工程师、专利代理师、知识产权律师等各类专题培训。在2020年专利代理师考试苏州考点,2366人报名参加,创考点历年报名人数新高。

  为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质量,市市场监管局整合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窗口职能,实现商标、专利业务受理“一窗通办”,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4.28万件,受理各类商标业务7384件。苏州市专利代办处连续九年业务“零差错”、服务“零投诉”,连续十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获评2019~2020年度苏州市市级机关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一批品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快速发展,服务范围扩大至全国及海外市场,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共有专利代理机构175家,备案商标代理机构902家,知识产权信息、运营、律所等相关服务机构225家,为创新主体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各形态的知识产权服务。(赵晨民)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链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