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联合召开劳动争议诉源治理工作联席会
东南网漳州4月30日讯(本网记者 陈惠华 通讯员 林娟娟 李菁)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劳动争议一站式接收、一揽式调处、全链条解决,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率先在全省共同建立劳动争议全链条诉源治理机制,为劳动者表达诉求和维护权利提供多途径、多层次的纠纷解决渠道,更好地保障劳动者及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4月30日,六部门共同在漳州市中级法院召开劳动争议诉源治理工作联席会,发布《关于建立劳动争议全链条诉源治理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漳州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志福为三个工作室现场授牌,漳州中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林微主持会议并详细解读实施方案,六部门有关领导及相关庭(科、室)人员参会,围绕如何实质化推动该机制运行进行交流与讨论。
三个工作室授牌成立
据了解,劳动争议全链条诉源治理机制旨在通过问题联治、工作联动、案件联调、和谐联创,从劳动争议矛盾产生的“前端”到纠纷解决的“后端”,推动全市形成“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结”的劳动争议梯次过滤和分层解决体系,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协商-案前调解-仲裁-诉讼”的劳动争议全流程调处路径,有效降低劳动争议案件增量,实现纠纷共治。
《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分工及工作机制,市中级法院等六部门共同成立劳动争议全链条诉源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日常业务依托在漳州市多元解纷平台和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诉非联动中心开展,下设三个工作室,即在漳州市总工会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在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立“劳动争议诉裁对接工作室”、在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劳动争议诉非联动工作室”,负责具体劳动争议案件的调处,全面优化“分调裁审执”运行模式。
今后遇到劳动争议时,针对仲裁前的争议,工会、人民调解组织第一时间介入,联合上述成员单位调解人员最大限度化解纠纷,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依法进行司法确认;在仲裁、诉讼阶段,仲裁机构、法院分别邀请上述成员单位调解人员参与委派调解、委托调解和联合调解。
六部门还将通过完善一体化调处机制、推进信息化共享机制、健全常态化联络机制、建立多元化培训机制,进一步提升劳动争议诉源治理效能,实现诉源治理全面覆盖、高效集约与系统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