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链条网 - 链条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钢市行情 | 行业动态 | 钢材市场 | 链条 | 企业动态 | 近期焦点 | 地方政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近期焦点 > 上海铁检院:组织化、链条化、跨区域化
Z.biz | 商业搜索

上海铁检院:组织化、链条化、跨区域化

信息来源:china-l.com   时间: 2021-08-03  浏览次数:18

  新民晚报讯 (记者 郭剑烽)今天是世界食品安全日,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上海铁检院”)召开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类案件情况通报,分析了该院集中管辖以来该类案件的数据及特点。

图片来源:上海铁检院供图

  上海铁检院于2018年1月1日起集中管辖本市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一审刑事案件。结合集中管辖案件特点,上海铁检院在第三检察部成立食药专业化办案团队,专司食药品安全类案件的审查逮捕、公诉等诉讼职能;追捕追诉、提出抗诉等监督职能,以及综合治理等延伸职能。三年多来,食药办案团队共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刑事案件700余件。

  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上海铁检院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起批准逮捕的食品案件163件327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20件201人;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食品案件88件210人,经审查,提起公诉79件169人,已判决75件151人。

  这些案件中,涉案食品种类多样、涵盖范围广,涵盖了肉制品、调味品、奶制品、保健品、酒类、饮用水、零食等多种类型。其中较为突出的案件类型有以下几种:一是肉制品类,如冻品牛肉中检出瘦肉精、注水牛肉、毒杀禽畜等;二是保健品类,如非法添加了西布曲明等国家违禁成分的减肥产品;三是添加罂粟壳类,即为了提鲜增香在汤料、卤料中非法添加罂粟壳。

  食药办案团队发现,食品犯罪呈组织化、链条化、跨区域化趋势。食品犯罪涉及原料采购、生产、包装、销售等多个环节,覆盖范围广。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对制售劣质食品上游销售及生产源头打击力度的加大,食品犯罪逐渐呈现组织化、链条化、跨区域化趋势,危害范围广、影响恶劣。

  此外,网络化犯罪、家族式制假趋势凸显。食品案件由传统仅在实体店销售逐渐转为线上销售,且网络销售速度快、影响广、方便跨区域作案,隐蔽性强。不法分子往往通过建立网站或者利用第三方平台,发布广告吸引客户,依托当前便捷的聊天工具、电子支付、快递物流等销售劣质食品。网络销售成本低、利润高,家庭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犯罪的情况也逐渐增多,家族式制假凸显。

  典型案例:

  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本市一小区门前,以人民币780元的价格将2条被毒死的犬只出售给刘某某、黎某某用于食用。同日,被告人陆某某在家中被民警抓获,民警另从其租赁的冷库中查获一条待售的死亡犬只。经检验,上述犬只中均检出氰化物成分。

  2021年4月26日,上海铁检院以陆某某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诉。2021年5月24日,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判决被告人陆某某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本案是用剧毒氰化物毒杀犬只后对外销售的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氰化物是国家严格管控的剧毒物质,微量即可致人畜死亡。不法分子往往会在诱饵内混入氰化物,犬只食用后几秒内便会毙命。氰化物不仅会通过血液传递,还会通过渗透作用部分溶解到体液和油脂类物质里,同时这些被毒杀的犬只多为流浪狗,本身可能含有大量寄生虫或病毒,食用上述毒狗肉存在较大健康风险。实践中,围绕制售毒狗肉已延伸出饵料制作、毒杀、仓储、销售等多个环节,检察机关将与有关部门共同加大打击力度,斩断这条黑色产业链,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链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