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豫见新气象
千里沃野地生金
看滑县如何凭借特色农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
安阳融媒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范宇飞 悦祥营 董燕燕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风过处,翠嫩的芽苞冒出头,一簇簇新绿前呼后拥。返青后的麦苗更是葱茏葳蕤,让千里沃野生机勃勃。
“虽然去年小麦播种比较晚,但由于科学管理,长势非常好,今年还是个丰收年。”3月15日,正在为小麦浇水施肥做准备的王付强说。
王付强是小铺乡的种粮大户,今年,他流转的70余公顷土地全部种上了西农235优质小麦。
“这个品种的小麦,企业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两角多的价格回收,县、乡农技人员不断来指导,种地不发愁,还能卖个好价钱。我这1070亩小麦比普通品种能多卖近18万元。”王付强说。
据了解,近年,滑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新品种的培育、引进和推广,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粮食生产根基更加稳固。
“我县通过县乡村行政推动、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供种企业宣传发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实施订单生产,全县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和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达35万亩。”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郑慧涛说。
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协会”“公司+种粮大户”等多种形式的订单农业模式,带动农民参与小麦良种繁育和优质专用粮生产,建立规模化小麦良种繁育和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探索出一条带动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2016年,我们看到普通小麦市场行情疲软,而优质专用小麦供不应求,价格也高出普通品种不少,我们就开始建立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该公司董事长赵秀珍说。
赵秀珍介绍,经过多方考察、筛选,滑丰种业引进了优质专用小麦西农20,示范种植3333.3公顷,以每公斤高于普通小麦市场价0.1元~0.2元回收,3333.3公顷优质专用小麦使农民增收337.5万元。
示范种植的成功,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种植优质专用小麦的积极性。
“刚开始村民还有些顾虑,我们就以高于市场价一角到两角的价格进行回收,还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让农民感觉到种粮有希望、增收有保障。”该公司总经理梁保拴说。
目前,滑丰种业已在省内建立小麦良种繁育和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2万余公顷,其中优质强筋小麦西农20订单生产基地1.7万公顷,带动农户6万户,基地农户年增收近9000万元。
该公司还积极推广优质专用玉米、高油酸花生等新品种。一方面,自主培育了优质专用玉米品种滑玉168、滑玉388、滑玉698等;另一方面,引进高油酸花生开农71、中花26、豫花37,并以订单的模式以每公斤高于普通花生市场价1.2元~1.5元的价格回收,种植户每亩可增收400多元。2019年,滑丰种业还承担了国家甘薯登记品种展示试验,有效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作物附加值。
同时,滑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各乡镇(街道)根据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围绕优质果蔬、优质中药材、优质草畜、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农业,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供应链,做精乡土特色产业。
八里营镇甜瓜种植面积1333.3公顷,总产5万多吨,年产值近2亿元,是河南省甜瓜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八里营甜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南省著名商标”“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等殊荣。近年,该镇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成了占地3.3公顷的瓜菜交易市场,为当地及周边区域农户提供瓜菜交易服务,最大日交易量达350万公斤。同时,积极推进特色主导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积极开展产销对接。目前,甜瓜俏销全国各地。
在牛屯镇北街村,披上一身新绿的金银花格外喜人。“去年,金银花的产量非常高,行情也不错,我种了10多亩,收益10万元。眼下正是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前几天已经浇了水、施了肥,现在得把枝条修修,以免这些枝条疯长影响产量。”正在修剪金银花枝条的村委会委员王秀娟说。
牛屯镇有9333.3公顷耕地。近年,该镇积极引导群众发展金银花、尖椒、大蒜等特色种植。其中,金银花种植遍布30多个行政村,面积有330公顷,年收益约5000万元。尖椒、大蒜、芦笋、树莓、樱桃、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在该镇也已形成一定规模。特色种植的逐步推广,有效推动了该镇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
“要想提高农业效益,必须优化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今后,我们将按照各村不同的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牛屯镇党委书记刘卫闯说。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种养模式,以绿色、有机、生态、保健为方向,以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产销对接、品牌创建为重点,突出市场导向,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郑慧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