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谭剑剑 仇白云 长沙报道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统战先驱李维汉的廉洁故事”“欢迎大家走进开国大将许光达的故居,让我们一起回顾许大将的让衔故事”,长沙县委党校的教师们正向前来长沙县“红色地标”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讲述县域内红色人物的清廉故事。
2021年以来,长沙县委党校以链式思维绘制长沙县红色资源网格,实施课程开发网格化管理。将每一个网格区域的红色资源课程开发任务都分配给对应的教师,实现了红色课程开发全覆盖。
“为了让‘清廉星沙’建设走深走实,我们以‘初心、砥砺、奋进’为主题,深挖红色资源中的清廉文化基因,开发打磨一批清廉微党课,助力打造清廉文化现场教学点,为推动清廉教育和清廉文旅相融合贡献党校力量”长沙县委党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精准摸底,整合打造“清廉线”。长沙县委党校在全面摸清全县红色旅游资源底数的基础上,根据地理位置、文化底蕴、配套设施等因素,将杨开慧故居、田汉文化园、许光达故居等14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研学点沿东八线、S206线和黄江公路设计出信仰·求是线、报国·求志线和廉洁·求慎线三条精品线路,并结合在县委党校校园内打造的长沙县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形成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的“1+N”长沙县清廉文化旅游地图。
精研元素,开发打磨“清廉课”。构建“党课说思想、笔记本讲故事”的清廉文化教育“星沙”模式,为清廉教育添彩增色。围绕三条清廉文旅线路中红色人物的清廉特质和清廉故事,长沙县委党校组织教师逐个深入挖掘、开发打磨出《国歌的力量》《绝对忠诚的铁血后卫》《墙缝里的忠贞》等12堂精品清廉课程。
精心设计,实现“码上学”。设计创作《初心——有声笔记本》,以二维码的形式将红色人物的清廉事迹视频链入笔记本,将线下的“无声”学习笔记本变为线上的“有声”学习“课本”,实现“码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