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5日南通讯 “老许你好,你店里还在提供锂电池维修服务吗?”“我们已经认识到电动自行车安全的重要性,按要求停止提供电池维修服务,店里的电池全部清理干净,连店面广告都改啦。”这是南通市崇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虹桥分局的执法人员,正在“回头看”辖区电动自行车维修单位。经过连续三天的“软磨硬泡”,成功劝停这家位于某小区居民楼下的电瓶维修单位。
今年以来,南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行动,防范化解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隐患。行动以来,虹桥分局构建了以“摸排、监管、执法、宣贯”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了“源头管理为前端、强化执法为中端、宣传贯彻为末端”的监管链条,取得了实效。
源头摸排。将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电动自行车维修与拆改单位作为源头管理重点,全覆盖调查摸排,做到底数清、数据准、情况明。摸排出的20家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已全部登记造册。同时现场指导经营单位对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进行分类分区域销售。
监管执法。严查无照销售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等配件产品行为,打击销售来源不明和不符合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未获得3C认证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80家次,劝停违规经营单位1家,有力保障了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
宣传教育。召开电动自行车经营户集中行政约谈会,签署《诚信安全经营承诺书》,经营场所张贴“分类”“通知”“经营承诺”“知情承诺”四张海报,落实“亮报销售”要求,压实各单位主体责任。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发放消费者知情书、电动自行车选购指南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有力提升辖区居民电动自行车安全意识,引导社会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