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江关宣 谭耀广
记者31日从江门海关获悉,江门海关坚持“打击、治理、震慑”相结合,深入开展对危险品伪瞒报行为的全链条打击,有效遏制伪瞒报行为,持续做好口岸安全生产工作,守牢安全底线和监管红线。

据介绍,今年以来,江门海关积极构建“响应、呼应、反应”的海关运行机制,对查处情况快速处置、迅速移交。密切与地方安委办、安监、公安、海事、移民局等部门的联系配合,强化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
该关还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应用、智能审图应用等科技手段。通过对进口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分类鉴别、中文安全数据单和危险公示标签信息的整合,创新建立“智慧共享库”,实现了进口货物品名、危险特性分类、标签信息和检验结果可查阅、可使用、可追溯。利用H986、CT机、X光机等非侵入式查验设备,提高智能审图对危险品夹藏走私的识别能力,运用科技手段筑牢口岸安全的“防火墙”。
上述工作收到良好成效。日前,江门海关所属高沙海关通过稽查发现,江门市某进出口公司进口的一批危险品固化剂,企业申报的货物成分含量与实际成分含量不符,涉及货物共计24800千克,货值112.51万元。
而在新会天马港,日前海关关员在目的地检验环节发现一批进口危化品随附材料不合格,根据取样送检结果反馈,该批货物随附危险公示标签和安全数据单中的联合国编号为UN1993,而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鉴定联合国编号应为UN1210,并且危险公示标签危险性说明和安全数据单危险性概述不符合要求。目前,已移交相关部门作技术整改处理。
此外,为了强化源头治理,该关加大企业规范申报引导和政策宣讲力度,组织各现场海关在服务窗口设立涉危商品申报指导专岗,有效解决企业在涉危商品申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江门高新港,所属外海海关关员结合近年来全国涉危不报、伪瞒报等典型案例,向企业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知识讲堂、应急演练等活动7场次。
据悉,专项行动以来,该关共走访关区危险品生产企业23家次,帮助企业完善生产、管理全流程。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牛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