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链条网 - 链条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钢市行情 | 行业动态 | 钢材市场 | 链条 | 企业动态 | 近期焦点 | 地方政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钢材市场 > 生态环境部:碳监测评估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基本打通碳监测业务链条
9.biz | 商业搜索

生态环境部:碳监测评估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基本打通碳监测业务链条

信息来源:china-l.com   时间: 2024-01-13  浏览次数:4028

“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聚焦重点行业、城市和区域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探索推动建立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发挥示范效应。试点一年多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1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蒋火华介绍,试点一年多来,初步证实二氧化碳在线监测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初步建立甲烷泄漏检测的技术方法,初步了解温室气体时空分布规律。

蒋火华表示,碳监测评估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生态环境部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基本打通了“测什么?在哪测?怎么测?”的碳监测业务链条,主要抓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抓工作机制。加强统一组织、统筹调度,有力有序推进试点。成立专门技术委员会,定期组织召开技术对接会,加强技术指导,把好技术关。

二是抓试点推进。行业层面,积极开展监测和核算数据比对,已分析709组自然月自动监测小时数据,完成64万个场站泄露监测。城市层面,从无到有建设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已建成26个高精度、90个中精度监测站点。区域层面,实施部分国家空气背景站高塔采样系统升级改造,开展全国及重点区域温室气体立体遥感监测。

三是抓数据质量。印发10余项碳监测技术指南或规程,覆盖点位布设等关键技术环节,确保碳监测数据规范可比。

试点一年多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初步证实二氧化碳在线监测具有较好应用前景。试点监测表明,火电和垃圾焚烧行业二氧化碳在线监测法与核算法结果整体可比,成本也相当,有的还能减轻企业负担。目前,已有66台火电机组自愿与生态环境部联网。自动监测能获取小时级的排放量数据,可更精准支撑碳排放管理。

二是初步建立甲烷泄漏检测的技术方法。通过开展“卫星+无人机+走航”综合监测,油气田开采行业初步建立了甲烷泄漏识别技术方法,可应用于生产环节检测。煤炭开采行业利用现有井工安全监控系统,开发了甲烷排放协同监测技术。

三是初步了解温室气体时空分布规律。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对全球主要城市/地区温室气体浓度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初步了解了全球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及其时空分布状况。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有关部署,重点抓好三个深化。一是深化碳监测评估试点,稳步扩大火电行业试点,推进火电机组在线监测数据自愿联网工作,提升试点工作的代表性。二是深化试点成果凝练,组织开展试点总结评估,强化数据对比分析,增强对碳排放规律性认识。三是深化监测支撑体系建设,加强碳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相关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支撑能力。”蒋火华表示。

(作者:李德尚玉 编辑:李博)

(碳中和专委会)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链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