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链条网 - 链条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钢市行情 | 行业动态 | 钢材市场 | 链条 | 企业动态 | 近期焦点 | 地方政策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钢材市场 > 完善数据链条 挖掘数据价值用活数据保障河南高标准农田建设
T.biz | 商业搜索

完善数据链条 挖掘数据价值用活数据保障河南高标准农田建设

信息来源:china-l.com   时间: 2024-09-03  浏览次数:8518

  近日,我国多地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各地正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抢收保苗。在河南省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里,农田小气候站等气象设备正监测着作物生长环境;智能物联网控制室内,高清拍摄的作物画面实时传回……

  河南省气象局锚定推进高标准农田气象服务数智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数据链条,积极挖掘气象数据要素价值。

 数据高效供给有保障

  2022年9月,河南首次将“气象”与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并列为高标准农田九大建设内容,并写进《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指南(修订)》相继印发,为打通数据链条构建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体系。

  而作为农业生产“新农资”,气象数据要素的规范与质量是深度应用的关键。

  为规范数据来源,省气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等编制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气象保障能力建设规范》《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标准。全省建成了118个高标准农田气象科技示范园,对降水、气温、相对湿度、辐射、土壤温度等12类作物生长要素和长势连续动态监测。

  为提升数据质量,省气象局构建高标准农田气象数据库,将文本、图像、传感器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逐步形成标准统一的农业气象大数据,实现多种类高标准农田自动化观测数据汇交。同时,充分发挥省高分卫星气象应用分中心作用,保障了高标准农田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

数据潜能释放有助力

  随着气象数据要素链条的完善,围绕数据潜能挖掘的多部门合作加速开展,海量气象数据由此“活”起来,科技创新动能也得以汇聚激发。

  “省气象局与农业农村部门合作,共享农情、病虫害、收种进度等数据;与统计部门合作,共享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农机、机井等调查数据。”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成林说,合作共享模式解决了服务脱节等问题,促进了供给侧与需求端的有效衔接,提升了数据利用效率和为农服务成效。

  由省气象局牵头,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和天津、河北、山东等省(直辖市)气象局组建的中国气象局“高标准农田智慧气象保障技术”青年创新团队,对自动化观测数据质控融合算法、田间尺度智能网格预报模型、田间尺度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等问题展开攻关,已形成高标准农田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冬小麦品质气象预报模型、关键农情参数等成果。

  依托农业气象指标库和算法模型库,省气象局研发了基于“云+端”系统架构的省市县一体化农业气象业务系统,构造“数据+算法+产品”的业务流转模式,实现了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风险预估预警、气象节水灌溉预报等业务产品自动化制作,服务产品直达共享产品库。

 数据应用服务有价值

  数据驱动创新,需求引领发展。气象赋能农业生产迎来新的重点——增强数据价值,提升服务效益。

  在河南所有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信息化服务站内,由省气象局研发的高标准农田智慧气象服务应用场景,已深度融入并发挥作用。“该应用场景分作物、分灾种,精确到地块、精细到影响,接入了农情灾情监测、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关键农事活动天气指数预报等产品。在灾害易发时段,可提前3天至14天,提醒未来农业气象灾害风险。”成林说。

  2022年5月,在小麦灌浆关键期,基于气象部门发布的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全省各地积极响应,及时采取“一喷三防”措施,有效稳定了小麦千粒重。

  对外服务要做到气象信息发得出、收得到,公众看得懂、用得上。河南省气象局面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用户,探索多元化定制式气象服务,基于用户画像技术精准掌握需求,“天象-决策版”“天象-公众版”“气象农事通”等App成为了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的新阵地,形式丰富、数据可视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也在即时传阅中更添价值。

  河南省气象局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分区域、分时段、分作物、分品种提供精细化数据产品,为全省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有力保障全省粮食生产连获丰收。

(作者:陈争 周爱春 责任编辑:张林)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链条网证实,仅供您参考